智慧博物馆,科技让文物“活”了。

       中华建设网讯 


     “十三五”以来,中国平均每两天新增一座博物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总数达5788家。


       近日,多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目标,并从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夯实博物馆发展基础、释放博物馆发展活力以及优化博物馆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重点提到智慧博物馆建设。

 



       一、什么是智慧博物馆?

 

       智慧博物馆是近年来在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概念。


       狭义地说,智慧博物馆是基于博物馆核心业务需求的智能化系统;


       广义地讲,智慧博物馆是基于一个或多个实体博物馆(博物馆群),甚至是在文物尺度、建筑尺度、遗址尺度、城市尺度和无限尺度等不同尺度范围内,搭建的一个完整的博物馆智能生态系统。

 

       实际上,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街区等概念层出不穷。


       博物馆智慧化建设,是博物馆自身在世界智慧化浪潮中与时俱进的主动选择。中国在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后,于2014年就在多家博物馆开展了“智慧博物馆建设试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有类似提法,《意见》的发布,可看作是规划的具体延伸。

 

       从文物保护角度来看,运用相对成熟的新技术对文物进行保护,已经是业内共识。  


       智慧保护代表着新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的最新应用。


       通过智慧保护,不仅能够建立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对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建立文物修复管理系统、提升文物修复能力,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实现文物的“永生”。


       正所谓“绢寿八百、纸寿千年”,无论保护水平如何高超,都无法扭转这一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最新技术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尽可能完整、真实、准确地复制现存的文物,把文物本体承载的所有信息精准复制下来,从而使它的信息和价值能够传承下去,即可变相实现文物的“永生永存”。可以说,对文物进行智慧保护,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更是文物保护的必然要求。


 

1_conew1

 



       二、科技让文物“活”了

 


       通过多媒体呈现,一件件珍贵文物让人“大开眼界”;借助互联网传播,一个个文物展览“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中国多地博物馆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不仅在展陈形式、文物保护等方面迭代更新,更推动运营管理及观展体验的优化升级,吸引越来越多人线上参与、线下“打卡”。

 

      “壁画中的人物和风景变得鲜活,曾经固定的画面做成了动画,充满科技元素和互动感。”有位网友近日看完山西博物院的“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说。


       据悉,该展利用3D打印技术复原呈现精美壁画,并设置了AR识别集卡游戏,引导观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分辨壁画中的角色,还把壁画人物的服装纹饰图样做成了立体动画,利用高科技手段拉近文化遗产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不同于过去以静态为主的展览,如今我们注重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增强观众的体验感。”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席九龙介绍,此次展览利用数字修复技术,对部分壁画进行色彩还原,并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多手段展示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既是对壁画内容的生动演绎,也增加了人们观展的兴趣。

 


       VR沉浸式体验、3D打印高仿真文物等手段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帮助观众更亲密地接触展品、更近距离地观察细节,使观展体验不断升级。

 


       据悉,已有不少博物馆尝试将数字科技融入文物展览。



       如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依靠华为河图平台,引入AR技术——观众拿起手机对准跪射俑,稍等片刻,这件展品就会“飞”出展柜,“跃”上手机屏幕,展示它从出土时的残片到被修复完好的过程,观众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知识。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巧用光影高科技,唯美呈现千年运河画卷。


       在720度全景展厅中,观众可沉浸式观看8分钟的“河之恋”体验展;在“运河上的舟楫”专题展中,观众可登上一艘长约21米、桅杆高15米的“沙飞船”,模拟坐船扬帆远行,“身临其境”感受繁华盛景。

 

       业内人士表示,博物馆的数字化升级,为观众走近文物架起了一座桥梁。观众可通过互动式与沉浸式体验,在生动的数字展品中开启“漫游”之旅,直观深入地感知文物背后的历史与内涵。

 




       三、“云展览”更精彩

 

     “当前博物馆行业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


        在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看来,随着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开放,云展览、云直播服务大幅增加,博物馆与AR、VR等技术融合加快,博物馆与公众“对话”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当前,多地博物馆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策划展览。


       浙江省博物馆推出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汇集32家博物馆的1000余幅古代女性图像,打通观众调研、线上互动等环节,涵盖100余个女性主题展览超链接、220余件相关文创产品等丰富内容,受到不少网友的喜爱。

 

       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的《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多媒体信息技术等,制作了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通过“晴窗抚琴”“挥毫作书”“品茶论道”等场景,带领网友体验宋朝文人雅士的“慢生活”。

 


     “云展览通过互联互通,将各要素进行重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王炎龙认为,一大批线上展览的走红足可见公众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博物馆的线上传播已构成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展览、云教育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带动博物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据统计,去年防疫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


       例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划了系列云展览、藏品欣赏及公共教育活动等,为观众提供线上观展便利。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说:“我们做一场在线直播导览,观众数量往往多达数十万,和博物馆半年的接待量相当。”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传播服务,推进博物馆大数据体系建设,加强与融媒体、数字文化企业合作,创新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

 

       如今,依托5G的技术优势,博物馆可以提供更精彩丰富的内容。


       国家文物局日前与中国移动共同探索博物馆发展新方向,深化5G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应用。


       例如,用户在中国移动“博物馆5G新生活”云上专区,不仅可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解锁博物馆活动,还能看到相关图书、影视剧等,一站式读懂文物背后的故事。

 



       四、内外兼顾 加强智慧管理

 

       博物馆智慧管理主要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大板块。


       外部管理主要围绕观众及其活动展开,通过对观众信息、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优化博物馆运营方式,同时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


       内部管理包含的藏品资源管理、财产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其涉及的技术和架构与社会其他行业联系最为密切、发展最为成熟,并一定程度上已经在某些行业中得到了验证与实践。



       特别是在我国电子商务十分繁荣的情况下,物流、仓储行业的智慧化程度很高,且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无疑为博物馆内部管理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和技术支撑。

 


       智慧博物馆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展示、体感互动、智慧导览等技术,为展厅中的观众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高质量体验;

       通过举办配套的“云展览”为非现场观众提供服务,打破博物馆服务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建立文物知识图谱与知识平台,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打造可参与、可互动、可分享的高质量博物馆,使得文物真正“活起来”。


       新技术除了在展厅中为观众带来全新体验外,还可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良好体验。智慧服务的潜力大,也需要用心用功对待。

 

       智慧博物馆建设对接的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带来的是与社区合作的可能性,是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更多方式,是全天候、全方位、永不落幕的奇妙探索,这也是其关键科学技术将纳入各类国家科技计划予以重点支持的原因。

 

       专家表示,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当下与未来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博物馆做好数字化建设,用好用足技术优势,更好地满足公众文化需求,就会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因此焕发新光彩,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