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有保护的特殊需求,不可能向所有的人开放,但是数字资源是完全可以开放的,当我们的数字资源开放以后,我相信一定是一个爆发式的力量,让全社会真正能够了解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也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明。”
12月15日,在故宫博物院和腾讯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文化+科技”国际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在发言中这样说到。
在两天的会上,来自国内外16家博物馆和企业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回顾新冠疫情以来博物馆发展的新变化,分享数字化成功案例和经验,而论坛本身也搭建了一个经验共享的开放平台。
在疫情的冲击下,世界博物馆的面貌悄然改变,技术大踏步走进博物馆,文化+科技持续加速。
纵观近年来文博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不难发现,“共享”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它不仅是指导文博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理念,更是整个行业数字化能够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动力。
文博数字化的“共享”包含了资源内容、渠道共享、理念共享,也包含行业之间的优势共享、互助与互鉴。通过共享,让文化不仅在指间入耳间,还可以走进更多人的心间。
1、资源共享,提升数字文化服务新高度。
在数字时代来临之前,博物馆提供给公众的共享内容多是实体的,文物资源、主题展览、教育活动等等。
但如今博物馆共享的内容还包含数字资源、数字文化服务。
而公众也由原来需要知道一些结论性的“知识”逐渐转化到主动获取、主动共享的操作模式和状态里,更重视文化体验。
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其社会普惠的使命,数字化资源共享是博物馆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延展。
毕竟博物馆的文物由于其特殊的保护需求不可能向所有人开放,但数字资源在一定规则的指导下是完全可以开放的。
那么文博数字化究竟共享的是什么呢?
以“数字故宫”为例,其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要实现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永续传承,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高博物馆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在这个语境之下,“共享”是让所有人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言,“未来的数字故宫是共享的,是服务社会,公平普惠。”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加快数字资源采集和文化内容生产力度,丰富数字文化内容供给和普惠传播方式,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能力。
故宫对数字资源共享的探索是始终持续、并不断深化的。
2019年7月,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正式上线,涵盖26大类文物,超过186万件/套文物基础信息,5万张精选文物影像,满足大家博古赏新、学习研究的需求,后续仍不断增加。
据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介绍,故宫是先将这种开放共享的机制建立起来,然后再持续丰富共享的资源,这将会最大化发挥“共享”的价值。
而在这个过程中,故宫也会根据收集上来的观众反馈及需求整理,开展后续“共享”的工作,以此为学界研究和公众欣赏带来便利。
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教育资源也都需要共享。
2、技术共享,开辟文博数字发展新路径。
实现技术共享,可以使更多的人更充分地使用已有数据资源,减少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等重复劳动和相应费用,而把精力重点放在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及系统集成上,近年来文博数字化也在数据共享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极大地提升了数字化发展水平。
巴黎圣母院修复项目数字建筑建模负责人利维奥·德·卢卡介绍,他们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数字生态系统”,利用了数字制图、可视化软件、虚拟现实和云计算领域的最新革命,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虚拟孪生”的圣母院。
这就让学者、雕塑家、建筑师和程序员聚在一起,开发了一种交互式模拟,无需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任何操作就可以对大教堂进行虚拟重建。
卢卡说,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完全基于云计算,对世界各地的数字设计师和网络创意者开放,是一个无国界的地方。
这种开放且可重复使用的数字生态系统,将围绕文物的合作性研究建立“多学科知识大教堂”。
他也透露,到项目结束的时候,即2024年,他们将遵循开放科学的原则,公开发布所有数据。
博物馆数字化的公众服务不仅是在馆内参观时,在来去博物馆的路上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观众可以在手机上通过查询系统了解到,如果要到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就即时的路况情况,哪条线路最近最便捷,以此构建了一个实时的数字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胡江则从博物馆数据与城市运营数据共享的角度介绍了上海一网统管的情况。
而像兵马俑这种大流量景区的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开放运营、安全管理以及公众服务等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数字化建设的工作也更为必要。
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周萍说,馆内全面推进智慧票务的建设,在原票务系统基础上升级改造,通过对票务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要实现主动限流、分时预约需要形成更多联动,需要更多共享合作与服务。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做数字化建设时,就跟交通管理部门,机场高铁地铁,旅行社酒店等各行业,合作建立联动机制,以实现分流。比如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期,向交警部门发送馆里的票务数据,交警部门就会对车辆进行分流,从高速路收费站起就开始调控;同时在机场地铁等场所,也会进行票务信息推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引导游客参观,提醒大家提前规划好自己的行程,进行预约参观,在游客订票过程中也会发布客流信息等等。
3、理念共享,打开行业协同发展新局面。
“NFT”、“元宇宙”等时下热词在论坛频现,并已经在博物馆中应用开来,这些在思考的新理念,随着文博数字化浪潮,已经悄然改变了文博人思考的理念。而这些理念的沟通,是能打开新的局面。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馆长介绍该馆在NFT方面的应用情况
数字资源的共享,除了面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外,对于促进行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毕竟,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绝不是仅停留在通过社交媒体与大众进行互动交流建设和网站浏览表层触网,也不是线上与线下博物馆的虚实割裂,而是博物馆从管理运营到服务公众理念与方式的全新变革,本质上是一场认知革命。
当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来引入到文博领域的时候,如果缺乏标准化的指导,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大量垃圾数据的产生、大量的重复建设,都可能造成污染和浪费。
以数字资源库为例,不能共享的、系统不兼容的数字化建设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数字故宫”有一个发展理念是“绿色”,即强调注重资源节约,共筑和谐生态。未来的发展在于以信息系统优化项目统筹,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智能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效;以AI数据治理,清除数据垃圾。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工程。既需要结合当下观众需求,又需要考虑到未来技术和社会变化产生的新需求。
同时,这项工程需要长期的资金、人力等各方面的投入,这对于本就势单力薄的中小博物馆而言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因此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更为关键的是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
目前从国家层面,已经建设了一些信息化平台,实现博物馆和藏品信息数据的整合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实现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
据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喆介绍,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束后,中心一方面协助吉林山东北京海南等省市,建设了省级文物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展示利用平台,实现博物馆和藏品信息数据的整合共享;另一方面,鉴于市县级文博单位保障能力差,技术实力低的发展现状,自主建设了全国数字博物馆的集群平台博物中国,并推出了博物中国云的服务,解决了市县级文博单位文物展览展示,以及数据资源利用等问题,通过在线服务的方式,面向市县级文博单位提供藏品管理协同办公预约服务等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帮助市县级文博单位实现智慧化的跃迁。截至目前已经集合展示了近两千家博物馆的18余万件文物藏品的数据资源,正按照国家文物局党组的要求,努力开展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
4、优势共享,跨界的互补合作开启文博行业新未来。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从技术到理念,科技行业在数字化上的成熟经验,都可以成为文博行业的有力助力。
其中,故宫和腾讯5年多的合作,可谓是文化+科技两大行业跨界优势共享的经典案例。
诚然,故宫和腾讯,由于其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其数字化工作难以复制,但它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是行业的宝贵财富。
故宫博物院数字与信息部主任苏怡将故宫与腾讯的合作总结为三个阶段:从跨界合作引发传播热潮到引导青年创意讲好故宫故事,再到发挥小程序优势打造故宫社区,携手探索博物馆科技创新。
而谈及文博机构与科技企业合作最为深刻的体会是,要注意培养跨界合作的人才团队,既能理解文化,又对科技和技术有所了解。这种跨界沟通的机制建立好了,合作就会很顺畅。
过去的5年里,腾讯将自己定位为文博数字化助手,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发展模式。而当提及未来文博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时,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李航认为有三大主要发力点:第一是新科技,能够支持文博机构现有的文物数字化项目,助力更多文物转化为更高精度、更久存储的数字资源,这是文博数字化的“根须”。
腾讯会积极发挥在图像采集、渲染、AI、云存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如何助力文博业数字采集上,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其次是新文创,以坚守文化内核、创新创意表达持续输送时代演绎,这是文博数字化的“枝叶”。
腾讯会继续探索更多传统文化活化的方式和路径,让更多人感受传统文化底蕴。
最后是新文旅,体验升级,让新科技与新文创的成果福泽到每一个人,这是文博数字化的“硕果”。
未来,腾讯还会助力更多文博机构,在云游文物、数字展陈、深度文化体验等方面不断突破,持续迭代,让文物数字化的成果普惠。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让文物国宝重现璀璨芳华,让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永续,是故宫为代表的文博机构与以腾讯为代表的科技企业两方共同的愿景,而“共享”的理念则始终贯穿在两方的使命感与价值感中。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所说,“这是一个共享的社会,文博领域如何能够实现共享,就需要数字技术把我们保护的成果、研究的成果、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传播出去。”
相信共享的理念,在科技正向力的推动下,一定能让文化与科技不断融合、共生,为我们世界的美好贡献“博物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