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市舶司,成就了中国泉州的世界第一港口地位。

       位于闽南沿海地区的泉州,古称“刺桐”,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宋元时期,泉州在繁荣的国际海洋贸易中蓬勃发展,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一、设置


       中国的海外贸易由来已久,在汉代时期便出现了早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根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当时为了获取海外珍宝,汉武帝派出一支船队出海开辟航线寻求宝藏。


       据史书记载,早在南朝时期,泉州就已有同外国的交往活动。


1.png

     

唐 青釉四足砚



       唐朝时,政府设立“市舶使”来管理国际贸易。


       当时,泉州已成为继广州、交州之后,中国对外交通的第三个贸易港口,但唐朝政府未将“市舶使”设在泉州。


       北宋建立后,五代军阀割据的分裂状态结束,商品经济发展更加繁荣,造船和航海技术相比前代也更加先进。


       宋太祖开宝四年在广州设市舶司,宋太宗瑞拱二年、宋真宗咸平二年又分别设市舶司于杭州、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



2.png

      


       泉州作为良港,在设立市舶司前已是海外贸易商人货物交换的聚集地,因此有了泉州设立市舶司的提议。


     《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哲宗元祐二年十月六日,诏泉州增置市舶。”


     《宋史》中记载元祐三年(1087)范锷言:“而前一年,亦增置市舶司于泉州。”


      可见,泉州市舶司始置于元祐二年(1086)。



3.png



    

       之后,泉州港由此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迅速发展起来,并超过明州(今浙江宁波),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二大港口。




       二、管理



       据《泉州府志》载,“市舶提举司在府治南水仙门内”“鹊鸟桥水关北沿水道六十米有水仙宫”。


       如今,“泉州市舶司遗址”的石碑就立在现泉州市中山南路水仙宫的墙边。



4.png

 


       市舶司的长官称“提举市舶”,相当于朝廷的“派出机构”。

       市舶收入绝大部分直接归于朝廷,故宋元时期朝廷对市舶贸易非常重视。

       市舶司的管理职能很多



       其一是船舶管理。


       宋代规定,凡经营海内外贸易的国内商船,必须在指定的港口领取“公凭”或“公据”,才可发舶,如违法,船货就直接没收入官库。



5.png

   



       二是货物监管。


       船舶出港前,市舶司官员应会同转运司官员上船检查,按“公凭”所开列的货物品种、数量进行核对,验明没有夹带违禁品,方准启航。


        宋时禁止出口的货物主要是铜钱、兵器和可制造兵器的物资以及一部分书籍。


        另一方面,监管进出口货物,当时进口商品以香料、药物为主。




       三是舶货征榷。


       征榷是宋元时期市舶司的主要职责,征榷的内容包括抽解、博买、禁榷。

       抽解即征收关税;

       博买则是在抽解之外的部分,由政府指定市舶司按一定比例以官价(一般低于实际市场价)强制性予以收购;

       禁榷货物,即由官方机构专营的货物。




       四是查缉走私。


       偷漏,在宋元时期多作“透漏”“漏舶”“渗泄”“走泄”,指海外贸易经营者逃避或试图减少应纳舶税的行为。

       除了船货管理、征税缉私,泉州市舶司还兼具另外一项重要职能——招徕迎送。

       所谓“市舶之利,颇助国用”,“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诸藩国贡使抵达港口时,市舶司必派官员迎接,用轿子或马匹迎送。而对于来泉州的外商,市舶司则有管理监督之责。




       三、繁荣


       北宋泉州惠安县人谢履有诗云:“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人口众多,耕地贫瘠而稀少,“靠海吃海”,因其地理优势和发达的手工业、造船业,泉州人走上海贸之路。



6.png



       元祐二年,北宋朝廷设福建市舶司于泉州;


       绍兴八年(1138),南宋朝都城迂回南迁至杭州,形成朱熹所感叹的“天旋地转闽浙反为天地之中”的形势。


        加上本身具有优良的海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泉州,强大的海外贸易潜力得以充分展示。


      “泉州出门七州洋,飞樯舞帆朔风吼”,泉州商船远渡重洋,到达阇婆、真腊、彭亨、巴尚答洽、占城等国。


         当时大批外国人在泉州定居,“涨海声中万国商”,泉州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


     “海国蛮珍聚”“蛮舶珍奇纵山积”等诗句说明,泉州已是联接东南各国的口岸,专事奢侈品海运业的门户,贵重珍奇货物之贸易地。

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统帅伯颜招降了南宋泉州市舶提举司蒲寿庚;至元十四年(1277),元朝于泉州首设市舶司。


       不久,还特地作出规定,使泉州港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泉州也在此时取得“东方第一大港”的美誉。



7.png



       马可·波罗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冬,奉命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儿汗国,途经泉州时在其《行记》中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这里)一切生活必需品非常丰富。”



8.png



       1341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拔图塔来泉,他在游记中写道:“余见(泉州)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则不可胜数矣!”


       其时,泉州不仅是昌盛的通商巨埠,而且是一座繁华的国际都市,居住泉州城的居民,除中国人外,来自外国的商人、传教士、僧侣、游历家、王子、贵族和使节等达数万人。



       四、撤销


       明王朝建立后,战乱和倭寇、海盗的侵扰严重影响了泉州港的贸易交流,泉州港逐渐走向没落。


       永乐时期,明成祖朱棣一改太祖时期对外保守的策略,派出郑和六下西洋出使国外,招徕海外各国入贡贸易,并重新恢复了宁波、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



9.png

10.png

11.png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人类古典航海文明中的“东方明珠”,再一次绽放出跨越时空的华彩。


        岁月流转,万象更新,拥有悠久历史的泉州,世遗之城——泉州,实至名归!在新的时代,再次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陈乌桥、黄忠族《探寻泉州市舶司》

       张金花《宋诗与宋代商业》

       萧宝汉《泉州市舶司史话》

       陈忠海《宋朝的市舶司》

       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

       刘成峰《宋室南迁与泉州港地位的提升》

       吴晶晶《元代市舶制度研究》

       弭云琪《宋代市舶司机构的变迁》


       -  END  -

       来源:博物馆丨看展览

       责编 丨 秦言

       复审 丨 楚文    亚闻


       转载请注明:“文史博览”(wsbl1960)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