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博、智慧文博 |北印青年教师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参观学习。

       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TOPPAN北京办事处所长助理朱万毅接见了北印一行。此次活动系学校“读文化经典,润书香校园”读书月系列活动之一,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




参观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



       在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的演示厅里,北印一行观看了大型虚拟现实作品《灵沼轩》。这是一部全面、直观地记录古建筑及文物的三维数据,利用尖端的数字化技术,以虚拟现实作品为载体,从建筑场景的展示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现,再到文化氛围的表达,不断深入探索故宫延禧宫的灵沼轩的文化内涵。


       该作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灵沼轩的形式、结构、装饰等要素进行采集和复制,并通过对表面纹理的技术处理再现灵沼轩全盛时期的辉煌;其图像根据指令实时计算生成,可以按照现场观众的要求实现完全的人机互动。




虚拟现实作品《灵沼轩》场景图


       观看结束后,北印教师受邀进行了体验。参与互动的老师在高4.2米、宽13.5米的曲面屏幕上,可以看到高清晰度的虚拟现实图像,操纵摇柄,可以瞬间“飞”上太和殿的藻井俯视大殿,“钻”进大殿斗拱零距离观察彩绘,“坐”进龙椅体味君临天下的感觉,感受了高质量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带来的震撼。




参观数字故宫博物馆



       在接下来的故宫数字博物馆之行中,大家亲身感受了“故宫数字化”,感触了不一样的故宫文化。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古老中国的标志和象征。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紫禁城宫殿全部收归国有,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对外开放,紫禁城才被称为“故宫”。




青年教师在数字故宫博物馆中体验



       数字博物馆是运用虚拟现实(以下简称“VR”)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显示系统、互动娱乐技术、特种视效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三维立体的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


       其主要特点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能在更广袤的范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参观,利用方便。




观看高清虚拟现实技术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



       在数字故宫博物馆演播厅,观看了《紫禁城 · 天子的宫殿》。


       作品通过高质量的计算机三维模型,展现了清朝康乾盛世的雄浑、壮丽的皇家宫殿风貌,表现了紫禁城规划思想、古建筑木结构搭建过程、彩画绘制工艺等内容。


        这是一部高清晰虚拟现实技术作品,作品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很好地结合起来。


       虚拟现实技术使观赏者可以在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空间中自由移动,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还可以像燕子般盘旋在空中俯瞰,或将细微部分放大欣赏——而这在现实中是无法体验到的。观赏者的各种意志,在 VR中也都能于瞬间反映出来,从而实现了人机互动。


       作品把乾隆皇帝的设计思想和内心世界利用新技术手段表现出来,达到了学术性、教育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

  
       参观后,青年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机电工程学院教师阳子婧表示,这是一次很棒的支部学习活动,在VR中沉淀历史,感悟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


       新媒体学院魏东副教授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要把传媒类人才培养和创新与社会的创新、创造、转型升级更加有机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工作人员对北印开展的观摩实践活动表示赞赏,双方一致表示应加强产学研联系。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