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智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
2.1. “智慧校园”的慨述
“智慧校园”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它的应用基础是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需要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应用系统和数据。
通过“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的质量与水平,建立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协作的和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且可以通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个系统的共享、整合,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为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科研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信息,而“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智慧校园发展的定位,要让信息化真正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2.2. 智慧校园设计依据
符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
《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代码》
《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管理基础信息》
《教育管理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
《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
2.3. 系统架构设计
1.3.1. 系统设计原则
“智慧校园”建设以服务专业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为出发点,构筑良好的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开放智慧教学资源环境,充实教学资源,配套规章制度。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带动本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多个设计细节和执行环节,需要从学校整体的高度全盘考虑。在建设的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如下:
(1) 统一规划
站在学校整体高度出发,进行统一规划,并且考虑建设模式、队伍建设、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规划内容需要涵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保障制度、人才培养等内容。
(2) 分步实施
智慧校园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相互关联, 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智慧校园建设的规划根据学校的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分步实施规划。
(3) 协调发展
智慧校园的目的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在建设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
教师是学生获取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源泉,教师能否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4) 完善基础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重视信息标准建设、应用支撑平台、配套规章制度等智慧校园基础类建设。
(5) 突出应用
应用是智慧校园的灵魂,智慧校园的魅力只有在丰富多彩的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应用系统和服务的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内容。
(6) 实用优先
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从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促成实际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有效结合,切不可一味地追求大而全,也不可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7) 灵活扩展
智慧校园的建设要面向成果保护、学校发展、技术创新。
所以, 智慧校园的建设规划必须满足建设过程中的可扩展、可兼容,尽可能采用符合国际行业标准的产品。
(8) 模块设计
按照分布实施,需求导向的建设理念,智慧校园的各类系统建设都是模块化设计的,即需要什么功能就先建设什么功能。除了基本必须的模块外,各平台中的各类子功能也是可按需建设的。
2.3.2. 总体技术架构
智慧校园总体架构以“云+网+端”为总体建设思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智能终端设备,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公平开放、互联互通、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校园环境,进而实现校园环境网络化、内容数字化、管理可视化,最终建成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区域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
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
2.3.3. 智慧校园特色及优势
2.3.3.1. 移动化应用
移动化应用,将是发展趋势,工作和学习将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尤其是移动办公、移动学习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2.3.3.2. 统一的信息标准
统一的信息标准,将更便于其他系统无缝集成。
2.3.3.3. 统一的身份认证
统一的身份认证,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的方便性, 实现全部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