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数字化增长的新源泉——培养复合型、知识型和创新型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人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是具备创新能力的、兼具业务知识及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区域性银行而言,需要建立数字化领导者、数字化应用人才、以及数字化专业人才这三方面的数字化人才队伍,从上至下推动全行数字化变革。
其中,数字化领导者需具备数字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思维;
数字化应用人才主要基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关注数字化应用技术与业务模式的融合;
数字化专业人才即转型过程中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
一、拥抱数字化、积极寻求适合自身条件的转型路径是区域性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适应数字化时代并实现弯道超车,区域性银行须进行根本性变革——数字化转型。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大部分区域性银行对数字化转型抱持着积极心态,并将其作为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不同银行在打造数字化能力上各有侧重,但有一点几乎所有银行达成了共识,即区域性银行应因地制宜,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及转型路径。
二、谋定后动,寻找区域性银行转型三大突破口:深耕本地、错位竞争、巧借外力
区域性银行构建数字化能力并非一蹴而就。
银行需明确自身差异化的服务定位及适合切入的优势业务场景,进一步通过数字化手段放大本地特色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发展胜势。针对统筹布局,我们提出了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突破口:深耕本地、错位竞争、巧借外力。
1)、深耕本地:
以数字风控和数字场景为抓手,全面覆盖、深度触达和服务本地的目标客群。
2)、错位竞争:
以数据洞察和智能技术为抓手,在同一市场下实现客群聚焦、在同类客群下实现产品要素定制、在同质化产品下实现服务贴心高效。
3)、巧借外力:
制定外部合作战略,识别外部合作战略机会点、推动全面战略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协同机制,提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打造数字合作共赢生态。
三、致胜惟新,明确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四大策略:新连接、新智能、新基建、新敏捷
区域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银行的业务及应用架构变革、数据架构变革、技术及基础架构变革及组织架构变革。针对架构变革,我们提出了“四新”策略:新连接、新智能、新基建、新敏捷。
1)、新连接:
区域性银行应从做强本地特色场景连接,做实客户社交生态连接,做深银行内部经营要素连接三个方面入手,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新连接。
2)、新智能:
区域性银行亟需补足并构建自身的“数据智能”,通过数据治理、服务共享、以及数据引入夯实行内数字资产化管理基础,并通过加强数据化场景探索力度以积累适合本行业务发展的数据应用场景化能力。
3)、新基建:
区域性银行可以通过搭建共享能力平台(包括数据中台、AI中台、移动中台等)、分布式服务化架构、云化架构等多层次驱动的数字化技术架构体系,构建连接前中后台的“变速器”,从而提升对前台业务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4)、新敏捷:
区域性银行须注重组织转型和人才团队培养。传统的固态组织结构、集权的管理模式等已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敏捷型组织和数字化人才成为区域性银行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两个关键组织要素。
四、行稳致远,制定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实施路径
当前国内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总体处于加速阶段,区域性银行应抓住战略机遇期,探索适合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的转型道路,构建数字化竞争优势。
针对实施路径,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
1)、资源禀赋与价值相匹配:
区域性银行应制定适用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及价值评估体系,识别全行发展战略对数字化能力的需求及现状差距,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明确数字化能力提升潜在机会及其投资收益,并持续运用该评估体系形成数字化能力增长闭环。
2)、系统性规划与及时回顾:
区域性银行应通过规划在战略层面明确数字化定位和目标,统一全行认识,制订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并在资源上提供持续的保障。此外,区域性银行也需定期对转型的成果进行回顾并及时调整规划,以更好地平衡长期目标和短期收益。
3)、“经济特区”小步快跑:
区域性银行可选定与自身资源优势相契合的某一业务场景或业务领域作为试点,采取开放合作模式引入可快速落、可复制、成熟的外部平台或解决方案,打造短期速赢标杆,不仅能够帮助银行积累转型经验和人才,同时即刻成效能够帮助全员坚定转型信心。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区域性银行在新竞争格局和新发展阶段寻找新动能的重要契机。
区域性银行应抓住机遇借势而为,探索适合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的转型道路,稳步高效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和业务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能力,从而实现新时代的飞跃。
【本文主要作者】
支宝才毕马威中国金融业战略咨询服务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