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看!高校新基建布局思路。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教育部连同六部委发布《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1](以下简称《新基建指导意见》),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出了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

虽然有《新基建指导意见》的指引,但新基建的落地布局依然面临很大挑战[2]

首先,新基建的建设布局既要适配学校的当前建设基础,又要符合国家要求。其次,新基建的建设布局要充分考虑师生的实际需求和体验,以免造成建成使用率不足浪费资源的情况。另外,建设布局的顺利实施,需要充分的保障措施支撑。

面对以上种种困难,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提供了一种高校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的布局思路。


工作基础

近年来,浙江大学先后承担了国家部委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研制与咨询任务:

牵头草拟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教科信函〔2021〕13号),并负责《新基建指导意见》第二部分——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的政策解读;

承接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重点委托课题——“高校治理体系中信息化能力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ZDWT18)等研究课题;

协助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司完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数据项目”“双一流监测学科建设成效评价”合作课题,并作为第二完成单位起草完成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在推进教育新基建建设方面,已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十三五”期间,“网上浙大”已初步完成浙大“云”计算平台部署、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心中有“数”数据治理能力建设、用户“端”服务建设、信息化运维与服务体系建设、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并推出了“学在浙大”和“研在浙大”等一批优质品牌,构建起“云网数端加大安全、大运维”的教育信息化新形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建设布局

依托我校信息化建设现有基础,结合《浙江大学“十四五”信息化建设规划》针对《新基建指导意见》,将在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六大核心方向进行建设布局。

图1 六大核心建设方向


01

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

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强调建设教育专网、升级校园网络,以提供畅通、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教育网络服务为目标。

“十三五”收官之际浙江大学校园网络整体实现十万兆核心、万兆到楼、千兆到桌面的高性能网络,各楼宇和公共区域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十四五”期间将优化教室和实验室接入端网络,形成科研、教学、办公三张专网。构建未来校园的IPv6网络生态。实现5G网络高速接入校园网络。


02

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

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以构建新型数据中心、促进教育数据应用、推动平台开放协同、升级网络学习空间为方向,鼓励超算资源共享、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

目前我校已建成浙江大学混合云、初步实现了数据中心、流程平台等平台体系,满足各业务部门开放协同场景。

“十四五”正规划构建校级新型数据中心,实现校内共享超算资源和人工智能算力资源,为校内科研提供基础算力工具。构建数据中台,形成权威数据源;搭建并推广智能化数据分析处理工具;升级协同办公系统,进一步推动平台开放协同和资源共享,提升学校的整体科研、工作效率和治理能力。


03

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以开发新型资源和工具、优化资源供给服务、提高资源监管效率为主要方向,来推动数字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供给模式,提高供给质量。

已建成以“学在浙大2.0”教学平台为代表的一批新型资源工具。“十四五”期间将以数据智能为导向,打造教学知识图谱、语音识别、双语翻译、AI笔记等智能化教学工具,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教学资源,生产基于知识点的“金课”,为支撑大规模个性化学习做好能力储备。还将构建以“数据发布、数据申请、数据使用、数据管控、数据监测”为完整流程的数据服务开放体系。

浙江大学

04

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

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以完善智慧教学设施、建设智慧科研设施、部署智慧公共设施为建设方向,以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

“十三五”期间,建成了以知识图谱为核心,“学在浙大”教学平台、课程云、智慧教室为支撑的K-CPS“三通一核”新式开环式教学环境,支持在线教学、移动学习、混合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4][5]

2020年上线的“研在浙大”推动创新范式转型、变革科研组织形式。“十四五”将构建演示教学、交互教学、远程智能化控制与管理、教学数据可视化的教学环境与条件。构建以“研在浙大”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研形式为师生提供全程无障碍线上科研环境和一体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05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旨在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教学、评价、研训和管理等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在“十三五”期间,以“学在浙大”和智慧教室为龙头,完成我校虚实融合教育信息化支撑体系的建设。整合全校信息化应用到“端”,形成唯一品牌服务入口。启动校务治理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四个一”工程。

“十四五”将扩展开环教学新形态之城,国际化终身学习教学新空间。详细记录学习路径,以及课堂互动数据。构画育人可衡量指数,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者—学科的培养质量表征指数及过程管理预警系统。建设学校公共数据平台,打造“校园大脑”,构建即时感知、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校务治理信息化体系形态。


06

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

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以有效感知网络安全威胁,过滤网络不良信息,提升信息化供应链水平,强化在线教育监管,保障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应对网络威胁方面已建成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科研软件正版化平台,针对不良信息过滤已构建校园网络出口交换中心,自动识别、过滤不良网站和信息。

“十四五”将进一步完善校内系统信息资产数据库、绘制网络空间资产地图、开展网络流量监测,及时监测安全威胁、发现攻击行为。

将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追加等保2.0配套安全设施和服务,提升学校对信息化关键基础设施及核心业务系统的监控管理、运维保障和事件处理能力,满足安全的动态性、持续性和整体性需求。

针对以上6大方向,将形成——

图2 六大方向布局体系



以“教学专网”和“科研专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

以“超算中心”为代表的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

以“大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据资源新型基础设施;

以“四个一工程”“一网通办”和“校园大脑”为代表的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

以“学在浙大”升级版和“研在浙大”升级版为代表的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

以“智能动态防御检测系统”为代表的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保障

第一,落实责任主体。新基建的六大重点方向中,平台体系、数字资源、创新应用和智慧校园方向的建设主体,在大部分高校中散落在不同的部门,难以形成统一的新基建规划与实施基础。

第二,出台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与考评办法,由责任主体单位进行统一阶段性考评。将数字资源管理、App整合、计算资源购置、网络安全治理等几方面出台明确具体的制度、规范和考评办法。

第三,支持责任主体单位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针对新基建中技术重点难点,组建更加专业化人才队伍。体制内教职工名额有限,建议授权责任主体单位进行派遣制招聘补充,并给予新基建专项人才经费支持[6]

第四,保障新基建核心项目的建设经费支持到位。核心基建项目的建设投入削减,带来的是长期的效率低下,得不偿失。

以上保障措施将有助于新基建布局的顺利落地,将有效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加速“数字高校”的建成,更能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产出效率,加速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的高校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意见部署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8):1-1.

[2]朱永新.“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的新基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4):4-6.

[3]《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J].中国教育网络(5):1.

[4]张紫徽,杨玉辉,张宇燕,等.学在浙大:创建一个交互式在线教育空间[J].中国教育网络,2020(1).

[5]常瑞,陈文智,郭玉东,等.面向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EPI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6,No.255(03):71-74.

[6]张紫徽,陈蓉蓉,张宇燕,等.打造具有创新力的信息化队伍[J].中国教育网络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