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用数-赋智」,企业靠什么实现阶梯式数字化生长?

     “云、大数据、AI等创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存状态。

       一方面,这些创新的ICT技术催生出了很多新产品、服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以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跨行跨界的颠覆也无处不在。因此,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败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在6月18日举办的华为云Techwave全球技术峰会(人工智能&数据)上,华为Cloud BU副总裁、全球Marketing与销售服务总裁石冀琳如此表示。


       根据Gartner统计,2015-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渗透率逐年上升,由4.3%上升至13.2%,至2021年,全球云计算渗透率将上升至15.3%。


      在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上云、到用数再到赋智的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群体是层层递减的,这不禁让我们发出疑问:企业拥抱数字化转型为何凭空多出了门槛与掣肘?


       在天平的另一端,部分企业之所以数字化成效不显,恰恰是因为转型流于表面。上云不是目标,而是基础,简单地把企业管理和经营搬到网上并不能带来质的变化,企业需要充分理解数据流在企业管理、业务经营以及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继而运用人工智能提高管理、决策和研发效率,为业务运营和拓展提供新的机遇。

       站在数字化的此岸,企业如何到达数据与智能的彼岸?华为云提出了企业实现全面云化、全栈智能的三大关键:


       第一,全面拥抱云原生,加速云上创新,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的底座;
       第二,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技术创新,激发数据潜能,让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
       第三,释放AI生产力,使能全业务、全流程创新,打造企业智能升级的核心能力。



       云,有所不同
       云计算发展至今,已经与其最初的属性有所不同。

       石冀琳表示,在云计算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中国互联网企业实际上更多的是用虚机、裸机等云的第一代技术来构筑基础,而华为进入公有云市场时,正是中国的中小公司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的阶段,从国内走向国际的阶段。企业对更加弹性、更加高效、更加敏捷的云化资源要求更高,华为天然拥抱着最先进的技术。

     “无论是云原生本身还是云原生2.0,无论是互联网市场,还是帮助企业迁移上云实现传统业务的云化和新老业务的并存,华为都是最主要的倡导者。”石冀琳说。

       华为云架构与技术规划部部长朱海培认为,华为云基于两个重要架构原则构建云原生全系列产品,将全栈云原生的技术带给所有的数字化企业:


       第一,多云的统一架构、统一体验,让云无处不在;

       第二,数据驱动,全栈AI,让智能无所不及。

       可以看出,华为云从上下两个视角来看云计算的资源层:


       从下层视角看,作为基础资源,华为云重视云计算本身的便捷、易用与高效;

       从上层视角看,上层数据和智能应用反馈到云基础设施,对产品形态和流程逻辑提出了适应性改造,华为云基础设施结合上层应用能够实现最佳效能。

       在云原生2.0时代,企业上云诉求的改变推动着云计算厂商产品重心的变化,据了解,华为云全系列云原生产品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 软硬协同,提供高性能服务:

       基于擎天架构和容器全卸载技术,推出了革命性容器集群CCE Turbo,将集群性能提升40%,让业务运行更高效;网络两层变一层,网络时延减少40%,让业务体验更流畅;

       第二,智能调度,快速匹配最佳资源:

       华为云可实现秒级千容器扩容,任务秒级分发到万容器,并通过存算分离架构,将大数据所需的计算和存储独立扩容,提升资源利用率;

      第三,华为云提供专业化的迁移服务,帮助企业平滑演进到云原生架构。

      无需修改业务代码即可实现应用微服务化,并实现大规模数据迁移、割接不停服、业务不中断。

    “以容器为核心、以应用为中心”是华为云云原生基础设施的特质,同时华为云还依托分布式云架构,将服务延伸到企业业务所需的地方,提供高效、敏捷、智能的云原生底座。

       据了解,目前80%的中国Top50互联网企业已经选择了华为云的云原生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云新近提出了“华为云+华为终端云”的“云云协同”策略,能够帮助最终用户实现B端、C端能力的融合跟生态的融合。

      石冀琳透露,华为云正在归集统一的开发平台、统一的体验和统一的运营,将PaaS层能力,甚至华为提供的上层应用使能的能力,在大的框架下作为一个灵活调度的组件,进行灵活的编排,并通过统一API对外输出。

       数据,能管亦能用

    “虽然这么多年围绕数据的讨论非常的多,但是真正建立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并不容易。”石冀琳言简意赅地总结。

       从数据集成开始,到内嵌智能,再到支持决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知易行难,好消息是云厂商已经把架构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际场景相结合,并且把设计理念应用到数据智能平台上,让数据能够在可信的环境当中支持决策,而不只是简单给决策做参考。

       基于对数据驱动决策的洞察,华为云在数据领域提出“DIGITS”设计理念,目标是围绕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构建云原生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全域整合(Integration)、统一治理(Governance)和智能(Intelligence),让用户能够基于可信数据(Trustworthy)进行探索发现(Search & Discovery),驱动业务决策(Decision),激发数据潜能。

     “DIGITS”并不是一套概念型产品,而是将华为云的技术能力作为坚实依托。

       华为云数据使能DAYU围绕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从咨询到实施再到技术平台的端到端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

      华为云FusionInsight智能数据湖提供湖仓一体的数据底座,包含Serverless数据湖探索DLI、统一数据平台MRS、数据仓库DWS、数据湖治理中心DGC、可信智能计算云服务TICS等。

      通过底层OBS统一数据存储,全局一份数据无需搬迁;一个平台多引擎支持批处理、流处理、交互式查询等;元数据统一管理,全局一个视图,像管理代码一样管理数据。

      峰会上,华为云宣布云原生数据湖统一数据平台MRS、云原生数据湖Serverless数据湖探索DLI、实时数仓GaussDB(DWS)、金融级分布式云原生数据库GaussDB(for openGauss)等数据新品正式规模商用。


       而在实际应用中,华为云已经为“上海互联网新四小龙”之一——梦饷集团(爱库存)提供360°画像个性推荐,使用户智能搜索精度提升15%,最终通过精准营销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AI,进入“工业大生产”时代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早在2018年就表示,人工智能是一组技术集合,是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GPT)。任何技术只有准确的定位,才会充分发挥其价值。给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合理的定位,是理解和应用此技术的基础。

       正如加拿大学者Richard G Lipsey在其著作《经济转型:通用技术和长期经济增长》一书中提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靠通用技术的不断出现而持续推动的。所谓通用技术,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多种用途,应用到经济的几乎所有地方,并且有巨大的技术互补性和溢出效应。

       相比于AI产业化,产业AI化更符合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的定位。实际上第一代的AI更多是单点创新,比如图像智能、语音智能,中国有很多公司都做得很好,但是AI的发展趋势应该要从单点创新真正进入到企业的主业务流程和主生产流程,并且能够进行体系创新。而华为云对AI的思考并不是只为企业增加某个场景的效率或者提高一点竞争力,而是在AI技术的不断落地过程中,重构了企业的主业务流程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在AI领域,华为云持续升级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加强知识计算、图引擎、多模态、端云协同等技术应用,并打造了沉淀大量行业知识和数据的盘古大模型,使“工业化”AI开发得以实现,推动AI行业快速落地。

       与此同时,华为云还发布了两款AI新品:华为云智能流程机器人方案以及城市智能中枢。

       最新发布的智能流程机器人方案其实是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可以实现在财务、税务、IT、商务、采购、HR、项目管理、薪酬管理等复杂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帮助企业打造AI数字员工。

       软通动力运用华为云智能流程机器人方案进行企业运营智能化实践,2020年处理200万+单据,效率提升了6.5倍,年节约成本约880万元。

      而城市智能中枢,则通过打造一个城市AI开发运营平台,提供全域感知引擎、知识计算引擎、机器人引擎三大引擎,实现对城市状况的跨模态、跨部门协同以及全域精准感知,助力实现智能化城市治理和精准服务。

       云化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部,却是数字化之旅的起点,数据与智能给予企业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借由华为云搭建的数字阶梯,企业能从容渡过“上云-用数-赋智”的坎坷与荆棘,登顶数字化转型的金字塔。



       资料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044024211573621&wfr=spider&for=pc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