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趋势
2003 年日本国立科技博物馆开博物馆移动端导览之先河 ,最早将先进的智能手机移动通讯技术引入到博物馆的展示与导览之中。
2010 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了迎合人们的移动消费方式 ,推出了App“探险者”(Explorer),开始尝试运用文物叙事和虚拟游戏的方式丰富用户在博物馆的体验。
2014 年大英博物馆基于对旅客众多建议的收集整理 ,开发了 App“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并编写了其中众多展品的历史故事。App中按照国家如希腊、中国、伊斯兰和北美等将展品分为不同的主题“房间”,在这里用户能够获得一个完整的旅游指南。
“伦敦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London)App 则收藏了 500 多位艺术家的1635幅作品,除了著名画家拉斐尔、莫奈之外,还有183位古典音乐家的作品,大部分馆藏佳作在App中均有展示,并可以按照年代、主题分类对作品进行高清浏览。
谷歌文化学院(Google Culture Institute)运用远景技术和3D技术等数字化技术让公众可以在线欣赏到世界各地博物馆的文化瑰宝。该项目与17所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合作,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泰特美术馆、伦敦国家美术馆、乌菲兹美术馆等知名博物馆,利用谷歌全景技术拍摄博物馆内部实景,并以超高清晰像素拍摄博物馆内历史名画,优化App的搜索功能,用户可按照地点、流派、颜色等来查找和浏览作品。
二、国内趋势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博类App是2011年由国家博物馆上线的“文博任我行”,可根据文物导览编号或者展厅的分布、文物的分类选择图文并茂的讲解服务。
“苏州博物馆”App是其中较为完备的一款。在导览模块中用户可通过输入陈列标签上的导览编号实现富文本的导览,同时支持馆内全景导览与室内定位导览,丰富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模块则提供异地预约参观和活动功能,可运用全景技术了解博物馆的历史与概况,重要藏品有相应的文字介绍、语音介绍、藏品所在位置示意图,个别藏品有视频介绍和三维展示。
台北故宫出品的“故宫常设展”支持汉、英、日三种语言,纵览了故宫自新石器时代至现代的千年历史典藏,“永久展览”板块中提供了展览路线以及绘画、书法、图书、文献、陶瓷、铜器、玉器、珍玩等八大类别的精选文物。共收录珍贵历史照片120幅,并免费提供73幅全彩高清的文物与珍宝图。内置“摇摆拼图乐”与“寻宝趣”两款互动游戏,丰富了浏览体验。
故宫博物院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搭建一个以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为核心和主入口,由网站群、App应用、多媒体数据资源等各种信息构成,线上、线下互通互联的一站式聚合平台,为观众提供便捷、全面的博物馆数字资讯,并具有在线讨论、沟通等功能的“数字社区服务”。
2021年“玩转故宫”全新升级为“智慧开放”项目,除继续优化地图导航服务,更以开放服务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导向,扩展在线购票、预约观展、在线购物等实用板块,新增游客参观舒适指数查询、无障碍路线查询等功能,将“零废弃”“适老化”“无障碍”等理念融入开放服务中,并对AR实景导航在故宫场景应用进行了探索。
从“玩转”导航的小助手,到更智能、更友好、更简单的开放服务平台,故宫博物院公共服务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也向“智慧博物馆”一站式参观体验的建设历程迈出了新的一步。
三、总体发展趋势
1、资源聚集化
“整合”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体系建设的重点关键字。通过聚集博物馆、美术馆等区域文化资源,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资”源集合,支撑公众文化、文博展览等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实现内容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的资源汇集,是“数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服务云端化
云服务能够提供资源弹性配置、按需分配,支持系统间的联合服务,统一管理,打造公共文化的服务门户。利用云存储、云服务、智能调度等最新技术、大幅度的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降低建设成本,实现绿色低碳文化网络运营。
3、传递智能化
一方面,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成为文化传递的主流渠道,服务模式的创新、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能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文化服务,扩大公共文化的覆盖面和辐射力。
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凭借具有NFC功能的IC卡或者手机畅游文化场所,享受文化识读,资料下载、位置识别、快捷支付等方便与现场属性相关的便捷服务。
4、数据开放化
文博系统应努力做到:开放内容、开放资源、开放数据。如:耶鲁大学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堂,博物馆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
5、终端多样化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智能电视等数字终端正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新的终端形式带来的是新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