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后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文献出版品种不断增加、高校图书馆经费不足、数据库服务创新和读者使用阅读行为变化等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总结美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策略,并提出对我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启示。
1、引言
1996年在北京召開的第62届国际图联(IFLA)大会上,正式提出了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并把数字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讨论。同年,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中国高等文献保障系统(CALIS)启动。2003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启动,为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服务。
从此以后,数字图书馆迅速崛起,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相继实施。历经20多年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中国图书馆事业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历经“数据驱动”“联网服务”等阶段, 正步入集海量数据、智能管理、智慧服务为一体的智慧化建设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数字化应用大量出现,数码设备、数字媒体发展十分迅速,图书馆进入后数字化时代。在数字化环境下,出版情况、读者信息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新信息来源和新传播媒介以及移动网络逐渐成为读者的主流。
因此,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应该因时而动,进行相应的改变,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信息环境,满足读者的需求。
2、国内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
2.1、文献出版品种不断增长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2009年全球图书出版已经达到100万种,其中美国出版品种17.5万种,国内初版16.8万种,经过几年的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国内图书出版量不断增加,从2008—2017年10年间,国内图书初版总量从149 988种增加到231 173种,增长幅度达到54.13%。同时,新的学科、交叉学科、学科新的方向不断出现,图书馆采访人员少,知识结构单一,图书馆采访馆员已经不能适应多学科的细分发展带来的变化,难以把握大量出现的新领域文献,难以准确地进行采购,采购容易出现误区,导致采购的图书与读者需求不匹配,馆藏利用率长期低下。
2.2、图书馆经费紧张
近几年,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增长不大,但是图书出版品种和图书价格均增长较快。从表2可以看出,从2012年至2016年,高校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虽然不断增长,但纸质文献购置费从250万增长至264万,增长率仅为5.6%。而从表1可以看出,同期纸质图书初版量增长8.4%。同时图书价格2012年新书平均定价52元,2016年新书平均定价72.62元,平均价格增长39.7%[2],图书价格大幅提高,造成同样的经费购买力大幅下降,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的采购经费增长率远远没有跟上图书价格增长的幅度。同期电子资源经费迅猛增长, 2016年电子资源采购经费首次超过纸质文献经费。
2.3、数据库服务进入新阶段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是信息领域中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数据库方面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一方面,数据库类型不断增多,期刊、学位论文、报纸、会议等常见文献类型都已经电子化。另一方面,各种数据挖掘、可视化功能不断涌现,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把数据转换为信息,从中挖掘出知识,提炼成智慧,最终创造出效益。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研究和应用,需要把数据库技术、统计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高性能计算、神经网络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相结合。在数据库系统完善的基础上,元数据已经从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数据类型,提取、转换,形成统一检索系统,如中国知网数据库已经不再只提供文献本身,而是在文献信息化的基础上,对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能从出版年代、作者分布、主题分布、期刊分布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
2.4、读者阅读行为改变
电子资源相比纸质资源,体积小得多,而且储存方便,容易更新、传递,方便检索。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移动设备日臻完善,移动网络速度不断提高,移动应用日益丰富,读者使用信息的行为趋向移动电子化,同时用户需求驱动移动图书馆资源的增长,移动端数据库资源逐渐丰富。读者越来越多地借助互联网络、社交媒体获取电子资源,进行交流,导致读者借阅纸质资源下降。读者直接利用网络访问电子资源,不再进入图书馆和馆员交流,导致图书馆员的作用下降。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增加也不能带来更多的读者[3]。根据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调查,验证了这一事实,但同时也发现,虽然纸质资源利用量下降,但是电子资源使用率却大幅上升[4]。在网络大潮下,我国国民阅读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下图所示,2013—2017年,数字阅读率连年攀升,在2015年数字阅读就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成为国民阅读的主流方式。移动阅读越来越方便,正在逐渐挤占PC端的阅读空间。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在2017年末也首次突破3.8亿。
3、美国图书馆采取的资源建设策略
3.1、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范围扩展
在后数字化时代,美国图书馆不再只以传统的纸质图书、纸质期刊来进行资源建设,而是通过和其他合作伙伴的合作,解放人力,加大其他类型的资源建设力度。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馆长迈克尔·凯勒在2012年的一次访谈中提到,图书馆可以和书商、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发挥他们的优势,将图书馆的编目外包给他们去做。这样图书馆就可以省出更多的人力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图书馆员可以去做小学科、数字人文、大数据、阅读推广等活动,不再只是关心工作的数量,而是把重心转移到质量上来[5]。2013年初,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启了《国家录音保存计划》(National Recording Preservation Plan),开始建立国家录音记录,面向社会公开,这成为美国长期的国家战略。
3.2、加强特色数据库建设
后数字化时代,各图书馆数据库采购和纸质资源采购同质化比较严重,所以建立特色资源馆藏,提高特色资源服务能力便成为各图书馆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美国有29个州立图书馆建设有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数据类型及数量都非常多,包括事实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文摘数据库、视频数据库、题录数据库等类型。其中事实数据库占比最大,书目数据库次之。专题包括政治、军事、法律、经济、交通等方面。通过建设这些数据库,满足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需要[8]。美国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也比较多。如哈佛大学图书馆主页内容包括的“特色馆藏和档案”页面中列出了 70 多种特色数据库,内容涉及神学、植物学、医学等多种学科;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网站主页下的特色数据库涉及建筑、物理等不同的学科。
3.3、读者决策采购成为图书馆采购的主流形式
在后数字化时代,读者利用图书馆纸质资源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为了增加纸质资源利用率,各图书馆相继采用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2010年,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了未来大学图书馆的十大发展趋势,其中的一大趋势是“大学图书馆馆藏的增长将由用户需求来驱动”[10]。说明用户需求是图书馆资源建设时需要考量的重要方面。美国许多大学如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等学校的图书馆都实施了这一文献资源建设模式,并运用于电子书的采购。丹佛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到2030年,实现数字馆藏的即时获得,实现馆藏的按需购买,尽量保持最小的纸本馆藏。其与EBL公司达成了协议,按照读者点击阅读时间和次数,达到规定阈值,即自动触发购买。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资金,实现了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3.4、加强资源共建共享
资源共建共享一直是美国图书馆界施行的策略。早在1975年,北达科他州立大学、穆尔黑德州立大学、孔科尔迪亚学院就组成了采访小组,进行合作藏书建设[12]。美国图书馆界非常重视合作,重视投资绩效,认为合作能减少资金投入,增加产出。目前,美国图书馆界已经建设了大量的图书馆联盟,并且合作的范围和内容在不断扩大,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高校图书馆,都积极加入图书馆联盟,大学图书馆联盟占了联盟总数的一半以上[13]。各个联盟成员共享所有物理资源。无论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如华盛顿大学,还是社区学院,学生享有同等的资源使用权。他们把联盟图书馆的所有物理资源看作一个馆藏。每天由他们指定的快递公司负责在大学间递送书籍和其他物理资源。学生只需在自己图书馆的平台上查阅整个联盟的馆藏并直接借阅。联盟成员收到请求后把学生所需资料通过快递公司递送到学生所在馆,学生得到通知后自己去取。常青藤联盟是这些联盟中重要的一个,他们学校之间实现了馆际互借,能够通过物流系统直接借阅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图书。
3.5、零复本策略
美国大多数图书馆采取了零复本策略,一方面可以减少资金投入,在同样的资金条件下,可以保障更多的品种,另一方面可以方便管理,节省更多的存储空间。在美国,只有美国政府文件、州政府文件或其他地方历史文献才可能购买复本。究其原因,宾夕法尼亚州立图书馆认为是由于空间、成本、馆际互借的开通以及许多书目易于从亚马逊购买或可通过掌上设备,比如Kindle,获得电子书。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在期刊文献方面,采取电子化服务策略,除了比较重要的刊物外,如果有电子期刊就停购纸质期刊。如果读者同时借阅某一本书,图书馆会利用其非常发达的馆际互借系统,帮助读者借阅,而且速度非常快。如果读者只是需要某本书的特定章节,图书馆会为读者免费复印。由于有了这样便利的服务,他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金、空间、能源和资源。
4、美国图书馆资源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在后数字化时代,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网络资源、特种文献资源等共同组成了文献资源体系,而在从传统网络到移动网络的转换过程中,电子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图书馆应该转变思想,确立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地位。
在出版品种增加,学科细化环境下不断加强图书馆与用户的交互性,利用读者帮助图书馆决策采购。图书馆要重视电子资源的组织管理,在移动网络化条件下,利用各种应用,建设独特的资源,拓展图书馆服务的范围,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数字咨询,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图书馆应根据读者需求调整馆藏,并且争取更多经费,结合本校的学科体系设置、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调整各种类型文献的馆藏比例,不断优化馆藏,建设特色馆藏。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变化,馆藏建设制度需要不断改进。提高读者满意度,优化馆藏,提高利用率是图书馆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