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升级之“新技术应用”——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

       博物馆的发展历来与新技术之间存在着不解之缘。新技术对博物馆的功能进行了深化升级,使现代博物馆逐渐朝着智慧博物馆方向发展。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博物馆积极利用新技术的变革,对自身功能进行进一步转型与升级。

 

       1、智慧博物馆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益成熟,被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许多博物馆也采用了数字化技术,这是目前博物馆一种新的展览形式,能够带给人们更强烈的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


       智慧博物馆是在原有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互联网和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而来的。


       智慧博物馆具有四个鲜明特征——全面的感知、泛在的互联、海量的数据及精确的运算,对应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技术系统——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


图片

▲ 南京博物院数字馆(来源:文博中国)


 

       1.1、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让实体的“物”相互联系,通过互联网,使整个世界物物相连,在博物馆中,实现“人——藏品——陈展”三者融合,开创新的博物馆管理运行模式


        如敦煌莫高窟60多个洞窟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监控洞窟内的温湿度、病害等情况。


 

       1.2、移动互联


       移动互联主要指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博物馆更有效、快捷、便利地开展各项业务,如通过微信、微博、网站、手机APP程序、在线视频等,提高与观众的互动性,推送博物馆信息。


 

       1.3、大数据


       智慧博物馆拥有海量数据,既包括博物馆的数字化,也包括对博物馆数据进行分析,还包括建立博物馆之间的信息互联,达到信息共享。


 

       1.4、云计算


       云计算为存储、管理及分析处理、共享、整合、应用智慧博物馆的海量数据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利用云计算提供服务主要有三个屋面: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智慧博物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对智慧博物馆的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成为了智慧博物馆的基础。

 


        2、新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内容是展览的灵魂,而新技术是展览的翅膀,新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种类繁多,对于智慧博物馆展陈新技术而言,至少包括虚拟现实、全息投影、3D打印、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


图片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来源:网络)

 

       2.1、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


       AR增强现实技术,将原本在现实世界中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很难体验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实现模拟仿真后的叠加,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


       目前,AR技术已经开始探索性地应用到虚拟讲解、“复原”展品、“复活”展览对象,如: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的“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览活动,选取了圆明园西洋楼、正大光明、勤政亲贤等26个景区,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复现了“圆明园”的整体布局;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3D古乐器演奏系统”,让观众在虚拟的情景下“接触”古乐器,给受众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



图片

▲ 某博物馆过AR技术向用户显示展品信息(来源:网络)


 

        2.2、物联网技术在藏品管理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指的是利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扫描器等设备设施,让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实现人与物之间的智能识别与互动。



      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中主要应用在藏品信息采集、展品定位管理、展厅环境监测、安全保卫、观众服务等方面,形成“监测——评估——预警——调控”保护流程



       如:金沙遗址博物馆建立全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平台,对温湿度、CO2、紫外线等进行监测,采用自动预警,迅速解读数据,进行自动分析;上海博物馆通过对200多种藏展材料进行测试,绘制“藏展材料适用性等级表”,进行标准化、量化保护。


图片

▲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来源:网络)


 

        2.3、人工智能在展示、导览方面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在于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工作,通过训练计算机提供系统思维的能力,让计算机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集中在智能导览、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搜索、智慧地图、机器翻译等方面。


       在藏品展示方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百度启动“百度AI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游客通过手机百度AR功能对准藏品拍照,兵马俑可以自己“开口说话”。


      在导览服务方面,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国宝讲解机器人”,在交互设计支撑下,机器人可以为游客智能解答有关藏品的“前世今生”。仅在假期3日内,“国宝讲解机器人”的互动量就已超7000次,游客满意度达93%。


       在观众管理方面,拿破仑博物馆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和智慧导览等智能设备,实现了对参观者的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分析。国家美术馆为了分析观众访问数据,采用Dexibit的工具,并由此预测未来的观众访问情况.


        AI与博物馆融合,推进博物馆发展,让观众与文物可以更加轻松地“对话”,使博物馆的管理更加智能化。



图片


▲ 苏州博物馆观众统计分析(来源:文博中国)


 

       2.4、3D打印在巡展和保护方面的应用


       珍贵藏品的巡展是对博物馆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藏品巡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文物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也为文物的日常保护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


       3D 打印的实质是通过不断将各种特殊打印材料,逐层打印来构造目标物体。因此,3D打印技术是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




       例如:


       对于藏品信息的采集和复制,特别是对于残缺的珍贵藏品,可通过先进的3D扫描、3D建模和3D打印获取文物的精确3D数据,从而实现精确完美的修复。而对于需要巡展的珍贵藏品,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模型可以让观者亲手触碰,以获得更为直观的体验,也由于该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珍贵藏品在巡展中的易碎性、安全性等问题。

 

       总之,博物馆的发展应该跟上时代步伐,运用新技术逐步向智慧博物馆的方向发展,为大众提供更智能化的服务,也为博物馆的管理和研究发挥更大作用。

 





Copyright 2015-2035 西安越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YUEYINGIT.COM | 陕ICP备2020016252号-1
客服QQ:58155571
Top